海外疫情增加外貿型企業的不確定性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逆差425.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2934.8億元。在海外疫情暴發之前,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在一季度走弱后會迅速走出V型/U型反彈的路徑,然而,隨著海外疫情暴發,這種預期正發生改變。目前國外對于經濟增長的預期比國內更為悲觀。由于各國醫療條件、應對疫情的態度與方式各異,海外疫情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不少經濟體紛紛下調2020年經濟增長預期。若如此,疫情帶來的外需不確定性將會對中國外貿企業形成二次沖擊。
從國外需求的角度來看:受到疫情影響的國家,基于管控的需求,會加強對人員流動的嚴格監管,在嚴格監管的條件下,將會導致本國國內需求下降,從而帶來進口的全面下降,對LED顯示屏產業而言,應用需求短期內也會同步受到各類展覽賽事、舞臺演藝、商業零售等商用顯示市場需求下降的影響。從國內供給端來看,2月份為管控新冠疫情,大范圍企業工廠停工停產,部分企業不得不面臨訂單取消或延遲交付的情況,出口的供給端受到明顯影響,因而顯著下滑。從分項上來看,勞動密集型產品由于受到停工停產影響以及復工難度相對較大,前兩月我國出口下滑相對較為明顯。
重要貿易伙伴國出口減少 沖擊上游供應端
由于我國在機電、化工、光學儀器、運輸設備和橡膠塑料等方面對日、韓、美、意、德等國的依賴度較高,較易受到疫情升級的沖擊。國外企業停工、物流停運、出口減少將直接沖擊LED顯示屏行業上游原材料的供應端,部分材料可能出現漲價情況;同時通過材料的供應和價格變化間接沖擊產業鏈上屏企的生產和銷售。日韓疫情惡化造成全球半導體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短缺,制造成本上升等,沖擊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由于我國是全球半導體材料和設備的重要采購國將受到直接影響,這也將直接對國內LED顯示屏行業造成不小的沖擊。
盡管近年來我國在半導體領域發展迅速,但由于技術差距,短期內關鍵材料、設備和零部件無法替代,日韓疫情加重將導致包括我國的生產和應用裝備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產期拉長,交付遲延,進而對下游終端市場造成影響。盡管國內半導體市場被日韓企業所壟斷,但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政策的推動下,國內大部分廠商已經實現了部分技術的突破。未來,隨著國家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以及國內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創新,半導體領域以及關鍵材料設備國產化進程有望實現彎道超車,相關LED顯示屏上游企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外貿屏企必須未雨綢繆 做好預案
首先,外貿型顯示屏企業要盡量備足今后一段時間生產所需的上游半成品或原材料,謹防疫情全球暴發,造成供應鏈的中斷。外貿企業必須實時關注自己上游供應鏈國家的疫情進展情況。當前疫情下的全球產業鏈已經繃得很緊,而很多與中國產業鏈密切相關的國家現在還沒有采取類似中國的遏制舉措。但隨著確診病例數不斷上升,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等國開始出臺越來越嚴格的抗擊疫情管制政策,這也意味著短期對全球產業鏈的沖擊可能會越來越大。
其次,外貿型顯示屏企業要重點做好主要出口國需求下降帶來的產成品出口減少以及庫存增加的風險準備。此時外貿企業可適當轉向國內市場。由于中國疫情控制較好,企業生產和居民需求恢復較快,內需大幅度上升,因此外貿型顯示屏企業將部分外需產品轉向國內市場,以內需對沖外需的下降,盡量降低外需大幅度下降給企業帶來的沖擊。
然后,外貿型顯示屏企業應加強內部風險控制,優化制度體系,強化客戶資源的整合與管理,提升組織能力。做好與國外相關利益者及產業生態的溝通、理解和協商。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都有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存在較為復雜的供應鏈管理問題。要加強和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溝通,協調生產,避免因信息不暢、交通阻斷、人員不足、原材料中斷等原因造成的供應鏈中斷。最后,從產業鏈的角度,外貿型顯示屏企業應盡量加強全球生產及供應鏈的多國布局,對沖高度專業化分工帶來的單一國家供應鏈的生產風險。
綜上所述,盡管海外的疫情逐漸蔓延,促使部分國內LED顯示屏外貿企業“腹背受敵”,國外需求下降,核心上游原材料的供應端受到沖擊,從而造成漲價等一系列連鎖反應,但我國疫情正在逐步好轉,國內終端市場需求逐步釋放,將會掃去疫情的沉重陰霾,伴隨著“新基建”等政策春風的來臨,LED顯示屏無論是技術或者是產品也將會迎來新一波的發展浪潮。